· 关于大田秀则画廊 ·
大田秀则画廊1994年成立于东京。20多年来,画廊奠定了其作为日本当代艺术的先驱地位。自成立以来,画廊通过其丰富的艺术家代理与合作项目,推广了众多多样化的艺术家们,包括享誉世界的草间弥生。从绘画到新媒体、雕塑、装置、行为艺术和手工艺,大田秀则画廊代理的艺术家们出类拔萃且独一无二。画廊的宗旨为展示“亚洲文化带”——从中东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内的区域特征与共性。在2012年大田秀则画廊于新加坡吉门营房开设了第二间画廊空间,意图扩展该区域内展览项目的可能性。时至今日,画廊已代理了多名东南亚艺术家,其中包括著名的新加坡艺术家哉昆宁与印度尼西亚艺术家艾珠·克里丝汀。大田秀则画廊于2017年在上海开设了第三个空间,并且将继续深入展现“亚洲文化带”的多样区域性。
· 画廊新展:“女孩作为女孩” ·
2023年7月21日 ― 8月26日
开幕 [艺术家出席]:7月21日(星期五),下午2时至6时
大田秀则画廊荣幸呈现艺术家玛丽亚·法拉的个展“女孩作为女孩”。这是她在上海的第二次个展,将展出12幅新画作。法拉的母亲来自菲律宾,父亲是英国人,她2岁至15岁间在日本生活,现生活工作于伦敦。
法拉通过挖掘从她的青春期到今天的平行文化和事件的图像来捕捉女性的复杂性。她用鲜艳的色彩描绘了日常生活和难忘场景的画面,以及她感兴趣的动物或糕点。在她最近一次的个展“越洋”中,她用彩虹冰棒的色调,讲述了生活在国外的女性的故事,她们的孤独和力量可以在菲律宾女性社群中看到。
展览名为“女孩作为女孩”是从原有短语“女孩将是女孩”转变而来的,它包含了对性别特定行为的某种顺从或接受。通过将其改为现在分词时态,法拉将短语带回到了对性别做出任何判断之前的时刻。
“我把少女时期视为一种形而上的概念,而并非仅由年龄或外表来定义。“停止做女孩”、“女孩将是女孩”、“大女孩不哭”中的“女孩”一词是一个概念,我试图赋予它某种物理形状。我边画边问,少女时期何时开始,并何时结束?它有结束吗?”
在她的新画作中,高跟鞋和化妆工具等艺术家作品中常见且反复出现的图案与各种主题图像交织在一起。对智能手机内容的迷恋,对着碎玻璃不由自主流泪的姿势,创造出了质疑这种“少女时期”概念的场景。黑、白、红的关键颜色贯穿整个展览,并被有意识地选择,以在每幅画中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对比。
法拉强调了与展览同名的画作中对比的重要性。“这幅画之所以成为展览的关键,是因为它代表了对比:在颜色和形式上,明亮被黑暗中和,尖锐的角度与柔和模糊形成对比。就故事而言,有主角就有对手。有一种“我们”和“他们”的感觉。我把爱和排斥、嫉妒和姐妹情谊、贪婪与分享、天真与预感作对比。”
通过她精心选择的颜色和对场景的描绘,法拉清晰地表达了她对自我少女时期的思考,并发现这在她作品中是常态般的存在——它可以在任何时刻出现或消失,无论什么时候或是谁,并向观众提出问题,是否只有她自己有这样的感觉,或许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 关于艺术家 ·
艾珠·克里丝汀(1973 年于印度尼西亚万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生活和工作。1997年毕业于印度尼西亚万隆的艺术与设计学院(FSRDITB)平面设计系。艾珠的个展包括“艾珠·克里丝汀”(2022),德罗斯堡宫,霍尔艺术基金会,德国,“旋舞之沙”(2021),白立方,中国香港,“艾珠·克里丝汀:灵性与寓言(2018),21世纪美术馆,金泽,“艾珠·克里丝汀”(2016),白立方,伦敦,“艾珠·克里丝汀:完美瑕疵”(2015),Song Eun艺术空间,首尔和“无数的粘贴”(2013),大田秀则画廊,东京。同时参加过多次群展包括:“保诚当代艺术奖”(2015),艺术科学博物馆,新加坡,“亚洲酿造厂基金会艺术奖2011年决赛展览”(2012),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未来通行”(2012),国立台湾美术馆,台湾与“印度尼西亚之眼幻想与现实”(2011),萨奇画廊,伦敦艾珠的作品同时被21世纪美术馆、亚洲协会、新加坡美术馆、印尼雅加达现当代艺术博物馆、Akili美术馆、M+博物馆和上海外滩美术馆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