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陆大楼

位置 虎丘路142-146号

建筑类型 历史建筑

光陆大楼原为光陆大戏院,1925年由斯文洋行投资,鸿达洋行设计,匈牙利建筑师鸿达(C. H. Gonda)受聘参与设计、建造。1920年代末的上海,正是装饰艺术风格兴起的时代。光陆大戏院属于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顶部和四周墙壁饰有花纹图案和浮雕。大楼的内部使用酒红和琥珀色的彩色混凝土及玻璃,在视觉上极赋摩登与现代主义的倾向。

建筑外观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业发展蒸蒸日上,看电影已经成了上海上流社会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光陆大楼底层为光陆大戏院,上部则为多家著名电影公司的办公室,这种“巴黎式”的功能配置,当年在上海是第一次应用。影院部分占据了大楼的一二层空间,观众厅分上下两层,共有座位近千个。其中一楼池座 580 个,二楼 362 个座位,两侧设有包厢专座 32 个,其内部的现代化设施尤为值得称道。它是上海第一家有空调的电影院,同时兼有空气净化设备,时人赞其“炎夏有传冷器,不啻一剂清凉散;隆冬有传热器,合座若登春台”,在那个电扇都尚未普及的年代,空调可谓是非常现代化的标志了。与此同时,光陆也是第一家采用无柱设计的电影院,以确保观众的视线畅通无阻,影院还采用了防火喷淋和隔音墙面设计,无不体现着当时设计师的前瞻性。

 

1928年2月25日下午9时15分,光陆大戏院正式开幕,现场放映了由俄国著名演员爱温·麦斯鸠肯主演的法国电影《采花浪蝶》,讲述了著名的意大利情圣卡萨诺瓦四处留情,屡次入狱又屡次获救,最终逃往自由乡的风流故事。戏院在广告中称此剧“剧情香艳,穿插奇特”,该片上映后,在上海影迷中引起了一阵轰动。至今这部电影仍然被欧洲奉为默片时代的经典之作。

 

光陆大戏院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经常光顾的场所。大家可能想不到,先生最喜欢看的电影竟然是《米老鼠》,1933年到1934年间,晚年得子的鲁迅先生至少四次陪伴年幼的海婴和妻子许广平来光陆看《米老鼠》和《神猫艳语》,这是先生最后几年里,少有的欢愉时光。

 

光陆大戏院不仅是当时时髦人士娱乐消遣的宝地,也是世界众多著名电影公司群英汇聚的场所、完全称得上是上海外文电影的发源地。从2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中的五家都将中国总部设在了光陆大楼。包括我们今天仍然非常熟悉的派拉蒙、哥伦比亚、20世纪福克斯、华纳第一国家影片公司和联美影片公司。

 

如今,虽然光陆大戏院的功能已不在,但光陆大楼作为沪上标志性建筑仍然屹立在苏州河口,古老经典的建筑风貌,经历了逾百年的沉浮,我们期待它修缮完成后重焕活力的那一天。

建筑水彩画作者:陆军